國產全新GLC正式發(fā)布!加長+7座!

2023-01-11 13:30:39 來源:車訊網

1月10日,全新一代的國產奔馳GLC終于正式亮相了,作為奔馳在中國市場最為暢銷的車型,GLC銷量基本占據了北京奔馳總銷量的30%左右。如此巨大的銷量,勢必會讓奔馳對GLC的換代變得格外重視。因此,在去年6月1日于海外正式發(fā)布短短半年后,北京奔馳就推出了國產的全新GLC,并且計劃在3月份開售。那么這臺國內賣得最好的奔馳,到底進行了哪些升級呢,接著往下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新一代國產GLC的外觀與海外版差別不大,無論是中網造型還是略微收窄的大燈和開眼角的設計,都讓它與自家旗艦轎車奔馳S級有些類似。并且與海外版相同的是,國產版全新GLC同樣提供常規(guī)版和AMG套件版供消費者選擇,其中AMG套件版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前杠兩側的運動化風刀設計。

在2015年初代GLC在國內上市時,當時并沒有采用加長設計。可隨著老對手奧迪Q5在2018年換代上市,并全系采用長軸設計后,奔馳也緊跟其后,在2019年將GLC的軸距加長了100mm,來滿足國內消費者對于后排空間的需求。這一次,全新?lián)Q代的GLC毫不猶豫地采用了加長設計,相比海外版加長了89mm軸距,也比老款長軸GLC多了4mm。與競爭對手相比,全新國產GLC除了車身寬度與對手持平外,在車長、高度、軸距方面都是遙遙領先。

從側面觀感來看,雖然加長后的后車門看起來明顯比前門更長,但由于新一代GLC本身車長就有所增加,并且還額外加長了L113區(qū)域,所以國產加長版看起來并沒有不協(xié)調的感覺。此外,車輛富有肌肉感的前后翼子板腰線以及上揚的尾窗線條,都讓這臺國產長軸GLC L依舊看起來十分精干,并不臃腫。

上:海外標軸版 / 下:國產長軸版

不過在車頂的造型細節(jié)上,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全新國產長軸GLC與海外版的標軸的區(qū)別。首先,相比起海外版的車頂行李架來說,全新國產長軸GLC的行李架明顯變得更加粗壯了,不僅能夠迎合國內露營風潮,還能起到遮羞的作用。事實上,在全新國產GLC除了軸距進行加長以外,還增加了第三排座椅,讓它成了一臺7座中型SUV。此時,為了保證第三排乘客擁有足夠的頭部空間余量,國產版車型便在全景天窗后方設計了一塊凸起(上圖紅框),留出相應的空間。此時,粗壯的行李架便可以讓這塊不太協(xié)調的凸起不那么顯眼,而且這個凸起設計不管是5座還是7座,都是存在的。另外,或許是為了應對國內復雜多變的路況,國產版的全新GLC還將底盤升高了一些,輪拱位置的高度明顯比海外版更高。

在代號W223的奔馳S級上,變矮了許多的尾燈受到了不少爭議,但當這套尾燈出現(xiàn)在全新GLC上時,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設計突然變得協(xié)調了許多。纖細凌厲的造型不僅大幅降低了SUV車尾的臃腫感,同時配合側面的腰線也做出了一種蓄勢待發(fā)的感覺。在車尾下方依然是帶有亮面鍍鉻裝飾的保險杠,不過雙邊單出的排氣孔依舊為裝飾,真正的排氣管還是向下設計的。

從全新國產GLC的造型來看,加長的軸距并沒有對它的整體輪廓造成太大影響,依舊保留了海外版車型富有力量感的設計元素,這也是目前豪華品牌長軸車型所追求的統(tǒng)一目標。無論是奔馳C級還是寶馬3系,亦或是大幅加長的寶馬X5L,你已經很難從側面一眼辨別出它們的長軸身份了。

在全新一代奔馳S級發(fā)布后,大家雖然都對它的外觀設計頗有微詞,但只要進入到車內,就會被奔馳一直引以為傲的內飾設計所打動。按照奔馳的一貫風格,自家大哥S級的好東西,是一定會陸續(xù)下放給其它“小弟”的。所以后續(xù)推出的全新C級,以及此次的GLC都采用了S級同款內飾,這也是奔馳在與寶馬和奧迪的競爭中最大的殺手锏。

伴隨全新內飾出現(xiàn)的,還有奔馳最新的三輻式平底運動方向盤,上下兩層的多功能按鍵區(qū)域不僅使用起來十分便利,同時也增加了方向盤的整體美感。

在科技性設計上,駕駛員視線前方是一塊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右側則是豎向布置的11.9英寸觸控大屏,搭配亮面烤漆面板,不管是科技感還是豪華感都相當到位。

在門板上依舊是奔馳標志性的座椅調節(jié)按鍵,不過全新的按鍵變成了固定式的電容按鍵,雖然在使用體驗方面?zhèn)€人認為不如原來可以真正移動的按鍵來得順手,但固定的結構也的確減少了意外損壞的概率,看起來也更加精致。在座椅調節(jié)按鍵前方,還能看到車輛裝備了前排座椅加熱、通風功能。

作為一輛長軸車型,后排空間一定是消費者十分關注的。由于全新GLC的軸距比海外版加長了89mm,所以對于它的乘坐空間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即使身高超過185cm厘米,也能獲得非常寬敞的乘坐體驗。另外,此次全新GLC還首次加入了7座車型,可以將第二排座椅前后移動來獲得更靈活的空間分配。

當然,對于GLC這種4.8米的豪華中型SUV來說,7座只能算是應急使用。但奔馳依舊很貼心地給第三排乘客提供了獨立的杯架和兩個Type-C充電口。另外,不同于一般將杯架和接口放在輪轂位置,全新GLC將杯架和充電口放在兩個座椅中間的位置,從而增加了第三排兩名乘客之間的距離,提高了一定的私密性。

在后備廂空間方面,當車輛處于7座模式時,后備廂只能放一些手提袋或背包。當把第三排座椅靠背放倒后,就能形成一個非常大的儲物空間了,能夠存放很多行李物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5座車型沒有第三排座椅,不會占用額外的后備廂地板空間,所以5座版的GLC在后備廂地板下方還有一個超大的儲物格,可以放很多的雜物。因此,如果你沒有7座應急使用的需求,5座版的GLC依舊是更好的選擇。

自從全新奔馳C級全系采用1.5T發(fā)動機后,很多人都在擔心奔馳會在全新GLC上使用1.5T來作為入門動力。隨著新車的發(fā)布,大家可以放心了,全新GLC目前發(fā)布的GLC 260 L、以及GLC 300 L兩個版本,均使用2.0T+48V輕混動力。其中,2.0T發(fā)動機是奔馳最新的M254引擎,48V輕混系統(tǒng)也是最新的ISG電機,整體的動力響應和平順性相比上代C級的48V系統(tǒng)有顯著提升。參數方面,260車型擁有204馬力、320N·m,相比上代增加了7馬力;300車型則保持258馬力不變,但是扭矩增加了30N·m,來到了400N·m。在傳動系統(tǒng)部分,全新GLC依舊采用9AT變速箱,并且全系標配4MATIC四驅系統(tǒng)。

雖然從參數上看,全新GLC似乎沒比老款強太多。這是由于奔馳在宣傳動力時是不加48V ISG電機的,如果算上ISG電機的23馬力、200N·m,車輛的實際動力體驗應該會比老款有明顯提升。要知道,海外版GLC 300的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2秒,比老款快了足足0.7秒。

作為一線豪華品牌的奔馳,全新GLC的競爭對手自然還是同樣作為一線豪華品牌的寶馬X3和奧迪Q5L。其中,奧迪Q5L雖然是2018年才國產上市的新車,但這款車實際上早在2016年就已經在海外發(fā)布了,已經進入第7個年頭。在面對全新GLC時,Q5L無論車內外設計還是技術先進程度,顯然不是GLC的對手。不過,現(xiàn)款奧迪Q5L已經進入到了生命末期,全新一代車型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上市或者明年年初上市,考慮到奧迪一貫出色的性價比,我們非常期待未來的新Q5與奔馳GLC正面廝殺。

與奧迪Q5相同的是,寶馬X3也不算一款很新的車了,因為它是在2017年9月發(fā)布,2018年4月國產上市的產品,2021年完成了中期改款,不出意外的話2024年會進行換代。不過與Q5L或者GLC L相比,寶馬X3并沒有加長,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標軸底盤,再加上寶馬一貫優(yōu)秀的調校,X3的駕駛感受并不會遜色于全新GLC。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采用標軸設計的X3在后排空間方面一直以來都算是一個短板,如今全新GLC不僅進一步加長,還推出了7座車型,對于追求實用派的用戶來說,GLC的誘惑力還是很強的。我們在此不妨大膽推測,下一代國產X3,應該也會加長軸距來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除了Q5L、X3這樣的傳統(tǒng)競品外,像是蔚來ES6、ES7這樣的高端新能源車型也是GLC的潛在競爭對手。畢竟對于花費4、50萬購車的消費人群來說,能夠具備獨立車位安裝充電樁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這時新能源車在牌照政策、動力性能、使用成本、科技化功能等層面的優(yōu)勢會格外明顯,想必也會吸引不少全新GLC的潛在消費者。

就像開頭我們提到的,GLC作為奔馳在中國市場銷量最高的車型,奔馳在換代時自然不會有任何怠慢,在外形部分,全系GLC繼續(xù)采用加長設計,并且針對中國市場增加了離地間隙和車頂高度;在車內,全系GLC使用了S級同款內飾,還擁有第三排座椅;在動力部分,全新GLC標配最新的2.0T M254發(fā)動機,以及48V ISG輕混系統(tǒng)。毫無疑問,我們可以在全系GLC上看到奔馳足夠的誠意,只要新車能維持現(xiàn)款車型40-50萬的定價范圍,GLC穩(wěn)坐同級銷冠的寶座,并不是太難的事情。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lián)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