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7月3日,2023年“漢語橋”英國“中文培優”項目學生線上夏令營開營儀式成功舉行,來自英國62所培優項目學校和中國15所承辦院校2000余名師生參加開營儀式。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陳杰、英國教育部副部長尼克·吉布(Nick Gibb)、英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公使/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區主任湯志理(Nick Thomas)、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院長李嵬出席并致辭,開營儀式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簡稱“語合中心”)黨委副書記宋永波主持。我校國際交流處、國際教育交流學院的主要負責人和師生通過ZOOM平臺參加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與會領導在致辭中對“中文培優”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表示了充分肯定和積極評價,對未來各方在中文教學乃至兩國語言教育、文化交流、民心溝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希望英國學生通過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過去、讀懂中國的現在和未來,與參加夏令營的中國學生分享成長經歷、建立真摯友誼,同中國的年輕人一起,共同打造一個更加和諧而美好的世界。開幕式結束后,面向天津師范大學承接的5所英國學校的學生,學校授課教師分五個會場,對學校情況、教師團隊、課程安排及語伴分配進行了詳細的開班說明。
英國“中文培優”項目是中英兩國學生參與的中國語言文化學習體驗項目,旨在促進英國青少年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和體驗,增進中英兩國學生間友好交流,增強我國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今年是天津師范大學承接該項目的第三年。圍繞“熊貓與動物園”“校園生活”“歷史與文化遺產”三個主題,為來自英方五所中學的100余名中學生提供了直播授課、視頻游覽、民俗體驗、制作熊貓面具、詩文朗誦會、音樂晚會、家庭參訪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文教學和文化體驗。在城市探訪環節,同學們將跟隨鏡頭,云游西安、上海、北京。漫步千年古道,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領略都市魅力,把握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綜合運用視聽說相結合的多模態教學方法,幫助英國學生梳理中文學習方法,提升中國文化理解,增進與中國師生的友誼。
國際教育交流學院的教師和語伴同學們,充分結合學校及天津城市特色,圍繞學員基本需求,積極開展了多次備課討論會,完成了主題課程的教學設計,以及學唱中文歌、制作熊貓面具、了解中國傳統詩歌文化、中英學生音樂會、參訪中方家庭等文化體驗活動設計,以全面提升學員的中文表達能力,培養學員的知華友華情感。
中國語言凝結著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深入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語言學習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今后,天津師范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將承接更多短期夏令營或中文培優項目,為促進中外“民心相通”,培養更多知華、友華的“文化使者”,最大限度地滿足各國民眾學中文、用中文的需求,架起中外友誼的“漢語之橋”,為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楊成)
來源:中國日報網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