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主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第八場8月31日在上海長寧區舉行,本場主題為“聚力‘最虹橋’ 深耕‘數字化’”。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7月,在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各片區中,長寧片區以不到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稅收。在重大戰略的帶動下,上半年全區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1-7月,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進度超過70%;“3+3”重點產業(第一個“3”是“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航空服務業、時尚創意產業;第二個“3”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金融服務)在區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愈加明顯,稅收比重達70%。
“數字長寧”戰略提出已有20余年。據上海市長寧區區委書記張偉介紹,近年來,長寧區“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一批頭部企業和優質中小企業集群式發展,帶動數字經濟成為全區最大產業和最強引擎。1-7月,6100余家數字經濟企業稅收占全區稅收比重為54.9%,億元以上交易量的電商平臺達26個,平臺交易總額居全市第一;上半年軟件信息業營收同比增長58.9%,增幅居全市第一。
上海市長寧區區長侯繼軍表示,早在20多年前,長寧就明確提出了“數字長寧”戰略,在多輪信息化、數字化的浪潮中,始終深耕數字經濟領域。今年1-7月,長寧數字經濟企業完成稅收203億元,同比增長21.6%;互聯網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41.5%,有5個電商平臺交易量達到了百億以上;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軟件信息服務業近五年營收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源于兩方面的持續努力。
“一是持續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我們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優化“容缺、容錯,扶新、扶特”的包容審慎監管機制。這些創新舉措能夠讓數字經濟企業專心創業、安心發展,也因此培育出了拼多多、攜程、分眾等龍頭企業,以及一批細分領域的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侯繼軍表示,二是持續豐富數字經濟生態圈。長寧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電商平臺、互聯網+生活服務業、人工智能等蓬勃發展;同時,也積極布局工業互聯網、數字醫療等新領域新賽道,梯度式培育成長型、創新型企業。
侯繼軍表示,未來,長寧區將依托國家級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建設,持續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營商環境,在繼續做大做強互聯網+生活服務業的同時,大力發展互聯網+生產服務業、互聯網+醫療、工業互聯網平臺、能源數字化等領域,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同時,繼續大力支持平臺拓展海外業務,進一步鞏固擴大數字經濟的發展優勢。
科創資源集聚方面,據侯繼軍介紹,下一步,長寧區將持續促進科創要素資源匯聚,不斷完善科技創新生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一方面,努力打造高質量開放式科創街區。讓街區既有歷史底蘊,又有時尚外表,還有科技內核。另一方面,持續營造活躍的科創生態氛圍。全面關注科創企業需求,一以貫之地做好企業最可信任的“創業伙伴”。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