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小魔
電動車可以帶來更好的動力、空間甚至是智能表現,但電動車到現在仍然沒能在全球范圍內取代燃油車的市場地位,有一部分原因是它無法提供像燃油車一樣快速、便捷的補能服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讓電動車充電提速不但需要有城市供電系統的配合,還需要電池化學的全面革新,而這些都不是一時半刻能解決的問題,于是一部分汽車與充電技術公司準備從便捷性這個角度下手,爭取開發出減少車主手動操作的無感式充電體驗。
目前無感式充電分為無線感應充電技術和自動充電機器人兩個分支,前者雖然在手機這類小電器中已經投入商業應用,但由于安全防護條件苛刻、充電距離過長、停車精度要求太高等一系列問題,使得無線充電在汽車領域卻很難投入到實際應用。
于是乎,包括大眾、特斯拉以及一些充電技術公司,都把目光轉向了相對更容易實現無感充電的自動充電機器人技術上,有些甚至已經開發出實驗室原型機。
就在去年,現代集團也加入了自動充電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大軍,它曾發布了一個自動充電機器人(ACR)的CGI動畫。
今年他們則打造出真正的原型機器人,并為其拍攝了一支實景充電視頻。在視頻中,現代清晰地展示了這款單臂ACR是如何為Ioniq 6進行充電服務的。
首先,駕駛員利用Ioniq 6的自動停車功能,將車從外面倒入停車位。然后,ACR將建立起與車輛之間的通信,并打開其充電口艙蓋。
隨后機器人會用其攝像頭來識別充電口的精確位置和其所在的角度,并把信息發送給機械臂。這樣機械臂就會準確把充電槍插到汽車的充電端口上,開始進行充電。
該機器人的另一個安全且人性化設計在于它還能檢測周邊的路人。在充電途中,當機器人發現有行人靠近充電電纜時,會發出聲音警告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而在完成充電后,ACR會主動收回充電槍并關閉汽車的充電艙蓋。用戶也免去了下車掃碼或是插卡之類的動作,通過手機APP就能快速完成繳費。
在這個視頻中,看似簡單的充電過程其實涉及了許多變量和計算,完成這一系列動作要把車輛的確切停車位置、充電端口的形狀、天氣和充電電纜的重量等信息結合起來,才能為充電樁和車輛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連接。
為實現這一目標,現代集團的機器人實驗室已經開發出了一種算法,將基于3D攝像頭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充電機器人上。
此外,為了確保ACR能夠在真實的室外條件下運作,機器人實驗室還在其研發中心建造了一個定制的室外充電站,并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和改造,使其能夠在各種條件下運行。
至于機器人本身則是以IP65級的防水和防塵等級打造的,這樣能夠保證即便是在極端環境下它也能正常充電。
前面提到過,視頻中機器人還會對過往行人發出警告,這是因為它搭載有一個集成了激光傳感器的安全桿,能讓它清楚看到靜止和移動的障礙物,并對其進行識別。
當移動的物體靠得太近時,它就會同時發出聲音和燈光預警信號提醒對方,避免潛在安全事故的發生。
現代集團機器人實驗室負責人Dong Jin Hyun表示:ACR將有助于使電動汽車充電更容易、更方便,尤其是在黑暗的環境中。對于行動不便的用戶,機器人還能明顯改善充電樁的可用性。因為公共充電網絡為了實現高速充電,其充電電纜會變得越來越粗重,相對會讓行動不便人士或嬌小的女性用戶難以使用。
該負責人表示,他們還會繼續開發ACR,讓充電機器人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進一步提升,用不了多久時間,現代的電動車用戶就能在充電站中使用它了。
現代新視頻展示的這款ACR,其實不僅能提高車主的充電便捷性體驗,事實上通過將ACR與自動停車控制系統相結合,整個充電站的整體系統效率也能得到提升。現代在發布視頻時也曾說到“通過對幾輛停放的車輛依次充電,來提高利用率”。
雖然它并沒有具體指明機器人的利用率是怎么提升的,但無外乎兩種情況,要么是機器人可以在多輛汽車之間移動為其進行充電,要么就是在充電完成后它會控制汽車將自己移出充電區,從而為另一輛車騰出充電樁。
在有高需求的公共充電場所,這兩種方法都被普遍認可是提高充電效率的補充方案。
ACR雖然還沒達到大規模部署的階段,但現代汽車會在3月30日至4月9日舉辦的2023年首爾交通展上展示該自動充電機器人。
目前看來,現代雖然不是最早開發自動充電機器人技術的公司,但它卻有可能是第一家將可自行插拔充電槍的機器人實現量產的公司。之前,大眾和特斯拉也提出過類似的想法,但技術方面都不適合量產推廣。
為了盡快將充電機器人推向市場,美國充電技術公司EV Safe Charge去年曾以折中性方案打造了移動充電機器人ZiGGY。
這款機器人能幫助用戶提前搶占停車位,也能在完成充電后自行返回充電艙,但ZiGGY需要用戶自己動手插拔充電槍,便捷性多多少少還是欠缺了那么一點。
考慮到現代已經打造出了有量產可能的自動插拔充電槍技術,如果再結合下類似ZiGGY機器人的移動占位技術,以自動機器人為代表的無感式充電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完美與便捷。【END】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